10月2日,五桂山旗溪村金色大地音樂會現場。記者 王云 攝
十月金秋,大地飛歌。今年中秋國慶期間,作為稻田音樂節的“升級版”,金色大地音樂會在民眾、五桂山、三鄉、南朗、古鎮輪番開唱,成功出圈。
作為中山落實“百千萬工程”工作部署推動農文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務實舉措的金色大地音樂會,巧妙結合了鄉村自然風光和文旅特色,舞臺上老百姓“唱主角”,將鄉村日常生活與文化旅游完美結合,成為一道獨特風景線。
在各行各業身懷“演技”的表演者中,來自各校的音樂老師更是成為舞臺上閃亮的存在,專業的音樂素養,出色的音樂表演,為舞臺增光添彩的同時,更為觀眾帶來了一場又一場的視聽盛宴。
●在田野鄉村舞臺上推廣傳統音樂
10月2日,在五桂山旗溪村香草生活農場,一臺以大地為舞臺、以原野為背景的沉浸式“金色大地音樂會”熱烈舉行。本土音樂人、大學生創業者、農民朋友等一起放歌,共同暢想鄉村振興美好未來。
桂南學校音樂總監(原中國東方歌舞團中國東方演藝集團琵琶演奏家,桂南樂團音樂總監)趙宇婷老師參加了這場表演,她的琵琶演奏曲目《木蘭出征》蕩氣回腸。
在音樂會正式表演前一天,趙宇婷收到了邀約參演桂南金色音樂會的通知,她二話不說就答應下來。雖然是第一次參加鄉村田野的演出,舞臺也很簡陋,她仍然覺得十分有意義。
“對于一個教育工作者來說,金色大地音樂會能很好地普及音樂?!壁w宇婷表示,中山正在進一步推動鄉村以及學校大力開展琵琶、古琴和中阮等中國傳統樂器的教學,傳承傳統音樂。金色大地音樂會使她有機會帶著桂南學校的學生走上鄉村舞臺,讓學生們得到更多的鍛煉。
目前,趙宇婷在桂南學校開展音樂課程改革,她把琵琶彈奏安排進常規的音樂課里面,旨在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學習琵琶演奏的同時,更好地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傳統音樂;通過樂器演奏提高雙手的協調性,提高集中力,更加有效地手腦并用,讓全腦靈活運動起來。在此基礎上,趙宇婷還在桂南學校開設名家進入學校的公益課堂,她把專業的視唱練耳以及中西經典音樂賞析設計成為系列通俗易懂的音樂課,幫助學生們提高音樂素養,在音樂課堂中真正找到音樂的快樂。
●與自然相和的純人聲合唱
“在金色大地的音樂舞臺上,我們合唱團演唱了一首純人聲的阿卡貝拉,將一些經典的香港武俠片原聲改編成經典串燒,現場反響很好?!眮碜藻╊^中學的音樂老師劉琪說。
“我們合唱團自2016年成立以來,在中山參加了各種演出?!眲㈢髯院赖乇硎?,合唱團曾到過上海燈火輝煌的音樂廳演出,也曾在中山市文化藝術中心開過專場演唱會,在金色大地音樂會的舞臺上表演,無疑是最接地氣、最接近觀眾的,“對于這一次表演,我們是本著讓文化走到群眾中間去的目的,希望讓群眾感受到更豐富的藝術表演形式,所以我們在表演時油然而生一種使命感和自豪感?!?/p>
為了這個特別的節目,劉琪老師所在的8人合唱團準備了將近一年的時間。阿卡貝拉(無伴奏合唱)這種表演形式為現場觀眾帶去了許多新鮮感,音樂作品得到聽眾的認可與歡迎,讓合唱團的成員們備受鼓舞?!斑@些歌曲耳熟能詳,旋律一起便能帶出很多經典的影視畫面?!眲㈢骰貞浀?,現場表演時頭頂是星空,腳下是草地,晚風習習中不時有臺下的觀眾一起輕輕唱和,氛圍美好。
●傳播更多優秀民族音樂
熱愛民族音樂的沙朗小學音樂老師呂兵兵,參加了金色大地音樂會的市十大歌手比賽專場?!拔枧_上我表演的是獨唱曲目走進香巴拉。讓我很意外的是,這樣一首民族歌曲臺下的觀眾很喜歡聽?!倍钭寘伪械津湴恋氖?,當他走下舞臺走到觀眾中去時,發現有群眾會為他豎起大拇指。
曾獲廣東省第三屆青年歌手大賽教師組銀獎的呂兵兵多次在下基層的演出中到過中山的鎮街,而每每參加這種類型的表演,來自群眾的肯定和共鳴,都會讓人覺得特別開心。
“有生命力的文藝作品,都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眳伪f,他希望能舉辦更多類似金色大地音樂會的活動,真正在田間地頭搭建舞臺,讓更多人展現自己的才藝才能,鼓勵更多音樂形式走進群眾。
●鼓勵學生參加田間地頭的表演
陳秀婷是中山市光正實驗學校的音樂老師,她收到了邀請并參加了9月30日“迎國慶慶中秋左步金色大地音樂會”的演出。在現場,她表演了兩首獨唱歌曲《陽光路上》和《我和我的祖國》,并與男歌手李志超合唱《共筑中國夢》贊頌祖國。
“金色大地象征著在希望的土地上,秋收谷粒歸倉的豐收盛況,人們歡慶載歌載舞的熱鬧場景?!标愋沔谜f:“金色音樂會還可帶動旅游與消費,為村民增收?!标愋沔檬稣f了參加金色大地音樂會的感受。
在國慶節后的音樂課上,陳秀婷跟學生分享了參加金色音樂會的感受。 “金色音樂會十分有意義,我覺得以后可讓學校推薦曾獲獎的學生參與演出?!标愋沔媒ㄗh,金色音樂會可考慮多加入當地特色的民俗表演,多增加不同表演形式的民族音樂。此外,增加以校為單位的學生群體性表演會更增加音樂會的青春活力。
目前,陳秀婷在學校負責13個班級的音樂教學,主要開展音樂欣賞課和唱歌課教學。她告訴記者,如果金色音樂會能讓她的學生參加,她要協助學生們組建一個民族樂器小組,在鄉村田野間演奏膾炙人口的民樂曲目。
記者 閆瑩瑩 林燕英
◆編輯:龍慧◆二審:陳吉春◆三審:周亞平